鄭崇華精神奕奕的致詞說,「我投入工業界已經六十多年,到現在我仍深深感佩李國鼎先生的遠見,也時常反思自己的使命與責任。」鄭崇華說,當時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,李國鼎先生是台灣科技發展的掌舵者,他為產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,讓許多年輕人以及本地的企業可以迅速成長與茁壯。李國鼎曾說,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動能,這句話深深烙印在鄭崇華心中,他也時刻用這句話提醒台達電的同仁們。
鄭崇華也分享了許多早年的工作經驗,都成為他學習的養分。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大學剛畢業就前往台南亞洲航空的工作歷程,從對飛航知識一竅不通,到最後竟然把儀表板修理成功,讓飛機成功起飛。沒想到,鄭崇華回家做了惡夢,夢見飛機最後掉下來,害死了很多人,驚醒之後,好險發現只是一場夢。不過,安全疑慮問題也讓他為此決定轉行。
另一位獲獎人為苗豐強不但是台灣第一位LSI設計工程師,也創立了台灣第一家電腦公司-神通電腦。苗豐強致詞說,獲得這個獎既榮幸又感動,因為李國鼎對他個人的影響非常的大。他回想,李國鼎先生不只花時間在策略面,還在執行面,「我曾當著他的面笑說,你是甚麼事都要管、多管閒事的政務委員。」
苗豐強透露,本來在美國英特爾做得很好,結果被李國鼎先生說服了回來台灣,投入石化業,其實當時十大建設裡面並沒有科技產業,所以,台積電剛成立的時候,李國鼎先生親自打電話給很多公司,叫大家投資台積電,「包含我在內。」因為當時能出錢的人真的不多,政府的資金主要都集中在石化產業。
「李國鼎先生會先完備基礎建設,這也就是為什麼聯華氣體可以設在竹科裡面。」苗豐強笑說,他經常到李國鼎先生面前訴苦,這些訴苦不但被聽到,他還會召集各政府單位討論,讓老舊的觀念被打破,帶來有效率的行政改革。一幕幕的回憶讓苗豐強非常懷念這位KT先生,他說,如果沒有KT的話,不會有這麼多的優秀科技人回來台灣,創投的觀念也不會在台灣落地生根。
以KT Li名聞國際的李國鼎,享有台灣經濟奇蹟推手、台灣科技教父、台灣創投之父等美譽,擔任過經濟部長、財政部長、政務委員、行政院科技顧問,退休之後延攬成為總統府資政。曾帶領台灣邁向兩次的產業轉型,從農業到工業,從工業到科技業,也一手成立了高雄出口加工區、新竹科學園區、資策會等等,加速推動台灣經濟與科技發展。
今年,是李國鼎逝世23年,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於1991年正式成立,也已 經有32年歷史,卻到2023年才有了第一屆的李國鼎獎。然而是甚麼原因,讓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伯元決定主辦這個獎項?
王伯元講起兩個人的淵源,從王伯元大婚之日,邀請到李國鼎擔任證婚人,即可見兩人關係匪淺。王伯元說,自己是台大物理系畢業,他這輩子最推崇兩位學物理的從政人士,一位是德國前總統梅克爾,另一位就是李國鼎。李國鼎90年代遠赴英國劍橋大學深造學習核子物理,當時是歐洲物理的黃金年代,知名的物理學教授奧本海默原想要爭取的指導教授,最後卻選擇李國鼎做為門生。
王伯元回憶,李國鼎將一輩子的時間報效給國家,他有三個字的座右銘,「進、競、淨」,進就是代表進步,不進則退。競代表的競爭,從個人到國家都要有競爭力,不然會被淘汰。淨是乾淨,李國鼎這一生公平、公正、清廉無私,死後兩袖清風,故居更是一住就是三十年的時間。
如此感念李國鼎精神的王伯元,二年前有一次機會前往東海大學演講,面對台下眾多的莘莘學子,王伯元問到,有誰知道李國鼎的請舉手,結果在上百名的學生當中,竟然只有三個學生舉手。這樣的情況,讓王伯元心裡一驚,直覺地要讓台灣經濟發展重要推手的李國鼎精神繼續傳承下去,因此,萌生了舉辦李國鼎獎的念頭。
王伯元說,成立李國鼎獎,是為了選出並推崇台灣經濟發展深具影響與貢獻的人,讓李國鼎時代的精神可以繼續傳承。第一屆的李國鼎獎的得獎人為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,王伯元親自飛往美國邀請黃仁勳夫婦來台參加頒獎典禮,在此之前,張忠謀完全不知情,當天張忠謀原本僅想致詞5分鐘,看到台下的一張張熟悉面孔,心情好到講了30分鐘。


文章連結:https://www.wealth.com.tw/articles/ce1f157b-8b64-4412-b427-78eac1327cc6